九年前的匆匆

一个人在美国生活,难免会感觉到孤单。NN说让我看一看《此间的少年》。今天把第一回又看了一遍,却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大学开学时的情景。是啊,那是九年前的秋天,和五个性情大不相同的哥们,在一间叫526的宿舍里生活了四年。这四年里,又笑又闹,又哭又吵,就是没有孤独。
 
说起这五个哥们,名字是不大方便在这里提了,写些外号吧。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对上号的。九年前,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九年后的今天,却发现都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有在北京的,有在江西的,有在石家庄的,有在厦门的,有在南宁的,还有在西雅图的。
 
开学第一天,一定是很匆忙的,要注册报道,要安排食宿,要熟悉环境。但最重要的,就是宿舍里六个人的相见。说到相见,我便想把当天写的日记誊抄在这里,因为我写下那些文字的时候,就想到了总有一天会拿出来怀念那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0年9月4日  小雨   星期一
      今天是我第三次进入北大的校门,然而却注定是新生活的开始。
      这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如同所有的第一次一样,带给我一些慌张,一些匆忙。
      平静的表情,隐藏着兴奋;愉快的笑容,掩饰着恐慌。而这一切,只在匆匆之间。
      旧的生活,匆匆地结束;熟识的同学,匆匆地话别;新的世界在匆匆中到来;即将熟识的同学,在匆匆中相聚。晚上躺下,不禁会问:这是怎样的一个匆匆呢?
 
      尽管匆匆,却也与四位室友相遇。不写他们,这一个被许多人认为值得纪念的日子,便真的将匆匆得一文不值。
      小四川,四川人,话较多,易相处,略带文人气质,也许。
      老鹰,湖北人士,可能是性格有些内向,却很实在。
      小广西,广西人,一天一夜兼程而至,为人憨厚。
      勺勺,山西人,我们的室长。话少,却也随和。
      五人匆匆相见,匆匆相识,了解之处甚少,已见于上文。神秘的第六号室友,一日未得相见,也算今日之小小遗憾。
 
      人算不如天算,上面两句刚写完,老大就进了屋子了。六人是凑齐了,但愿新的生活真是可以给我以更多的惊喜。

在笑着看完这些文字后,想说的只有一句:各位兄弟,现在都还好吧?
发表在 杂感 | 2条评论

大清乾隆年制粉彩日本妇人笔筒

上周五去redmond towncenter一个以前从没有注意过的古董店转了一圈。看到了一个曾经和NN笑得半天回不过神来的东西,也就是标题里写的那个古董。
 
王刚的《天下收藏》曾经有过一期节目,里面正好是“刘全”做嘉宾。王刚可是嘲笑了“刘全”一番。当然,“专家”们更是对“刘全”拿来的如标题所示之物,给予令人捧腹的鉴定:清朝的外销瓷里是有画外国人的,不过从来没有日本人的。这时,王刚逗“刘全”说,你收一个大清乾隆年间,日本官窑的东西也不错。正当“刘全”得意时,马未都忍不住了,说了句让人笑得不行了的话:“你忽略了一个技术细节,你这个笔筒上的图案,是印刷的;而且印刷的接线还很清楚的。”
 
 
 
不过卖家还是挺厚道的,这么个东西,卖$49,比起其他所谓的古董,已经是非常便宜了。
 
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到这个地址去淘换淘换:http://dragonfireimports.com/japanese-people-vase-p-488.html
发表在 杂记 | 一条评论

梦想

前两天还和NN谈起来关于梦想的话题。最后我们都认为梦想不能是一个一上来就看上去遥不可及的东西。反而是想好每一步,走好每一步,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梦想的人更容易成功。
 
后来又想想走过的路,确实是一个小期望接着一个小期望的走过来的,大多很野心的想法都没有了影子。
 
上小学的时候,爸妈给买了游戏机,很是玩了一阵便远没有了当初的兴趣。后来的机缘是买了一台学习机,为此还把姥爷家里用不着的老式黑白电视拿来做专用显示器。爸妈给张罗了一个铁架子,就这样,一个长得像电脑的东西就放在了一个长得像电脑桌的东西上了。当时很想把Basic学好,就跟着LX同学学习。别的没有记住,只是记住了他在小学校的国旗杆下认真的讲解Basic的17条语句。当然,我现在也还觉得当时听得比他讲得更认真。但功力毕竟有限,终是没有写出玛利奥的游戏,终是没有搞明白如何用磁带录下Basic程序——直到初中,才有了可以使用软盘的学习机,才偿了存点东西的心愿。从学习机还学到了的,就是五笔字型。很佩服自己的一点就是,其实最开始只是很好奇为什么五笔字型能用四个字母打所有的字。后来无意间翻开五笔字型的码表,看到了啊=KBSK而阿=BSK,突然觉得似乎可以用数学上的代换得到:口=K。于是便开始在码表里找各种各样的汉字。如果说码表是方程组的话,字根表就应该是方程的解了。我最后做出的就是一张属于我自己的字根表。当我可以用五笔在学习机上打文章的时候,其实还不怎么知道什么“王旁青头兼五一”的口诀,对五笔字型的理念更是一无所知。如果非要用现代的高级说法忽悠一下的话,应该是上小学的我,使用解方程的方法,逆向工程出了五笔字型字根表。总结一下这些小小的心愿:游戏机——学习机——Basic——五笔字型——五笔字根表。当然,还有小学的毕业考试。
 
上了初中,就开始有了传说中的裕兴学习机。 在学校里面,又学习了Pascal——一种当初还笑话其为歪七扭八的编程语言。到了初二,便有了第一台电脑,486DX266,4M内存,400M硬盘,并且用上了DOS和Windows 3.1。当时买的是COMPAQ的品牌机,所以还是正版的Windows 3.1和Works。当时用QBasic和Pascal写了好多的程序,一半是为了背单词,一半是为了写好看的UI。不能忘记的是22张软盘拷回来的Windows 95——最终证明是该配置机器可以运行的最高版本的Windows。记得很清楚的是装完了Windows 95又装上了Borland Delphi 1.0之后,和WZ及GZY同学一起聊95有多么好,及如何看到95里面的复活节彩旦。当时是在附中的操场上,我头一次对一个叫做微软的公司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当时的我们一直感觉困扰的问题是如何在95里面直接再运行一个3.1——现在看来是个误会,但当时是真的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的。我们当时能得到的资料只有以《电脑爱好者》为主的杂志——因为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估计知道也没钱买终端,估计有钱买终端也不一定连得上,估计连得上也不一定有什么内容。后来,在《电脑爱好者》的一期内容里面,头一次了解到了一个叫比尔盖茨的人和一个叫保罗艾伦的人。也是头一次听说在微软工作几年就可以功成身退,拿着百万美金光荣退休。当时真的想像了一下如何能在微软工作是一件多么好的事,但维持了不到几天,就什么都忘了——没有人会在那个时候认真去想这个问题的。高中的时候,大多数的精力都被经常不及格的功课所消耗了,剩下不多的精力也都放在了对微积分和相对论的学习上。曾经三次尝试学习C,前两次都因为被指针和一种教科书上称为字符串常量的东西弄得经常crash而半途而废了。第三次是因为学习了一些汇编的知识而对字符串常量的实现有了顿悟,而一下子觉得对C彻底明白了。花了些精力把初中用QBasic和Pascal写的类Win95外观的窗口程序全部转成了C。当然,中学最重要的事是升学考试,没有可能去想工作的事。
 
上大学后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理论学习上,所以实践少了不少。 毕业前,在考研,保研,出国和工作中考虑了很多。想过出国,但千分之一途就而废了。考研好一些,是百分之一。找工作也算是百分之一吧。上了一个日语班为了做对日外包,可终是选择了保研。保研后就没有更多的担心毕业后的事情。为了让研究生的生活能更多的接解计算机,选择了地质信息系统。暑假里在实验室工作了一个月,很失望,觉得“钱途”“前途”两无望而被迫开始找工作——反正这个学是没法上下去的。找了三家公司,都给offer了,但都是3000左右的工资。身为北京人的我是知道北京是个什么生活水平,3000元是当时的我不能接受的。继续找的结果就是看完了2004年的奥运会,就到微软上班了。三年后,就到微软的总部上班了。一年后,有我的代码的IE8发布了。
 
事实和当初一念之间的妄想不谋而合,但每一步真的都不是为了今天这样的结果而精心算计的。反之,许多打算了许久的事情,要么是不了了之,要么就是以极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收场,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想明白的道理似乎是这样的:梦想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出门走路,其实心里是没有目的地的,但转的路口多了,总会到一个令自己多少都会有点满意的地方。生活是不会亏待你的——除非你非要觉得是这样。
 
来美之后,曾经有段时间非常担心自己的姻缘。那天在西雅图市中的菜市场里,见到一个天津人卖祖传秘方的。说是真的灵,专门告之你过去未来的。只是嘱咐说,不到不得已,不要打开。提前打开是不灵的,而且一份只能告诉一件事。我就花了$0.5买了一个白纸包回家了。三个月后,担心日甚,已经到了不得已的状况了。于是把那个说了一定灵的白纸包拿了出来。心里顿时安定了,因为答案就在里面。打开白纸包一看,里面又是一个白纸包,再打开白纸包,里面是个锡纸包,打开锡纸包一看,还是锡纸包。当时的心情一下子就到了崩溃的边缘。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啊?说了一定灵的啊?继续打开锡纸包,里面是个白纸包。打开白纸包,里面是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两个字:naonao。
发表在 杂感 | 3条评论

Zz: 2008年山寨版汉语词典

发表在 未分类 | 3条评论

今天好像是见到了SteveB

今天早上九点多,开车去Black Bear Diner吃早点。从Safeway门口左转,看到从车右边走过去一个人,像是从Starbucks里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纸包。身穿蓝色休闲外套,那发型,那光头,那鹰勾鼻子,不禁地说:那不是SteveB么?!他像是一个人默默走向车位。后来俺们找车位,就没再注意。
 
不过仔细一想,时间和地点似乎都不太对,而且他不是传说坐直升机上班么?而且没有保镖。但真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宁可信其有了。
 
做为亿万富翁,能够像老百姓一样到最普通的超市或商店买东西,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想想,可能也是因为没做什么对不起良心的事。
 
Windows,没加三聚氰铵的Windows,请放心使用。
发表在 杂记 | 4条评论

Snow leaves mess

早上十点,试图上班。
眼看来到40街,谁想坡太陡,怎么也上不去。
最惊险的是坐在车里看着自己和车一起向下方滑去。

还好一切有惊无险。

原路回去。
中途见一红灯。
刹车!!
又有溜车的迹象。
轻刹,渐停。
周围有车,遂开双闪。

后有一车甲,从右边绕。
与我相平后,无奈向更右侧滑去。
一分钟后,车乙也从右边绕,却向车甲滑去。

好在司机甲看到。
猛倒车。
我却在车里笑。

回到小区才想起,
家也在坡上。
似乎有人除了雪,
可能有希望。

谁料又是中途不上不下。
有几个邻居路过,
帮我推了一把。
这才得以停在小区门口。
谁料老美却似活雷锋,
说了句Thank you就不见了人。
大声感叹:和谐社会好。

WFH=Work From Home
读作:卧着From Home.

相机没电,flickr上见端详:http://flickr.com/search/?q=redmond+snow+2008

发表在 未分类 | 4条评论

如梦令二

又有好友提醒云:好久没写看得懂的东西了。好吧,写写近况好了。最近还算是一切顺利,工作和生活都还不错,心情也不错(歌词?)。可惜洒家心情不错时,总想糟蹋东西,看来这次也不能例外。
 
【如梦令·工作】
近日眉头紧皱
时常沉思良久
试问捉虫人
却道结果依旧
知否,知否
应有内存泄漏
 
【如梦令·生活】
一人两居长住
油门代替行路
傍晚常煮粥
餐后上网无数
独处,独处
寂寞不愿反复
 
发表在 杂记 | 2条评论

突然想到

生命的有限,不是说其长短。而在于得到的,可以珍惜的,其实都不多。年轻时,想得到的多,所以必然经历放弃。放弃后才想起珍惜。真正应该珍惜的是什么呢?
发表在 未分类 | 5条评论

绝对0度

看了一个朋友的blog,结合自己最近的思考,回了以下的话。收藏之。
 
Yes, 0 K is super cold but it’s also the time when you can move without resistance 🙂
 
I believe that everyone possesses a bright destiny that is much more than one can imagine, until he twists himself too much by worrying.
 
Be confident and patient. It’s a hard, as well as easiest, way to achieve whatever you have been expecting.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其实最近这点儿事很好理解

当中国正在变成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时,美国正在变成三权分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这事儿我太爷爷已经预言了,他老人家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掐指一算,今年正是改革开放30年。
 
徐(德)亮和王文林离开了德云社。这也没什么,古谚云:道不同不相与谋。没有分歧的合作肯定大不了。现在德云社大了,火了,有人想自己做个branch也没什么。我太爷爷说了:没有马勺不碰锅沿的。
 
李亚鹏终于低调承认王菲流产。李同学倒是很诚识。不过真想不明白他们俩到底是谁想要个儿子。说实话,生个兔唇的女儿,大家还都同情他们。要真是生一个兔耳的儿子,怕真成大笑话了。李同学的智商我也不好说,但估计是没有能力想明白这个问题:在中国,哪个家庭是代代有儿子的?我太爷爷说了:一个羊也是赶,俩羊也是放。
 
最近的工作使我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Reglardless how powerfull a debugging tool becomes, there must be bugs that become even more. 我太爷爷说了:别他妈说鸟语。
 
今天快下班的时候被告知创造了一个很大的perf regression。遂加班revert之。我太爷爷说了:强有的瓜不甜。
 
钦此。
发表在 未分类 | 5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