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潘多拉

最近看到了一条新闻,自称是关于《阿凡达》的穿帮“镜头”。我向来对电影穿帮不敏感,也是原以为是一些诸如《三国演义》里汽车出现在古战场一类的东东。打开一看,原来是文字描述。看了一些,觉得并无特别之处——既无特强,又无特点。然而,其最后一条,却让我颇不敢苟同。

新闻说,潘多拉星球上没有氧气,但即见到男主角点火把驱野兽,也见到大火熊熊中倾倒的Hometree。所以是穿帮之处。原因是地球人无法在潘多拉星上呼吸,需要带上氧气罩,因为潘多拉的大气是缺氧的。

虽然国内的新闻报道失真失职司空见惯,虽然这篇新闻的娱乐性比电影本身更甚,但还是忍不住要拿来说一下。虽然James Cameron自己说他的这部影片更多的应是"science fantasy",但毕竟还包含"science"。可能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理解西方人对科学的态度。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不过是一部电影,或者叫做“科幻”电影,不用细究每一个细节。但是,编剧们已经研究过的细节,我们不能闭着眼睛就说“穿帮”并以“科幻”来搪塞。

潘多拉星上有没有氧气?答案是:有的。这并不是什么“幻想”,而是在电影初创阶段,就被James思考过的问题。不仅如此,他们所“创造”的这颗潘多拉星有着更为详尽的大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多于18%),氙气(5.5%),氨气,甲烷以及氰化氢。资料来源:http://james-camerons-avatar.wikia.com/wiki/Pandora

应该说,潘多拉星上没有氧气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虽然人类不能在潘多拉星上自由呼吸,并不是因为没有氧气,很可能是由于可致命含量的有毒气体的存在。除了大气成分,关于潘多拉更多的物理特性也都有记载:其直径为11447公里,质量为0.72个地球质量,重力速度为0.8g,大气密度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2倍,大气压为0.9个地球大气压。这些物理参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物的体型及其在星球表面的活动能力。

如果只是这些还觉得不过瘾,那么可以看看这里。这里记载了把男主角送到潘多拉星的星际飞船的主要参数。有意思的是其如何实现星际飞行的。文中说:首先飞船要经过0.46年原始加速阶段,在这个时间里,以1.5g的加速度将飞船加速到0.7c。然后保持这个速度5.83年以接近目的地,然后再用0.46年减速。在潘多拉轨道上运行1年后,开始返程。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时间都是飞船上的时间,如果在地球上来看,因为相对论效应,单程时间会略多于6年。

说到了这里,我想对这部电影有多“科”,有多“幻”,应该可以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看到的电影真的是很梦幻,但我们也应该知道,这种梦幻本身,却是精心甚至是艰辛的准备的结果。不管别人怎么看,这种可能某些人认为无用的心思,却增加了我对这部影片的娱乐感。美国人所做的这些,使得他们不仅仅是创造了一部电影,更“制造”了一个持续性的“娱乐平台”。好戏会不停地上演——电脑游戏,娱乐书籍,三部曲等等。所有看似无益的“准备”,最终变成了经济危机中最稀缺的资源——钞票。这也是中国电影尚难以望其项背之处。

发表在 杂感 | 留下评论

Avatar杂记

今天和老婆去看了<<Avatar>>。地点是Pacific Science Center的IMAX 3D版本。记得上次去看IMAX,还是在北京的华星影城。当时看的是<<变形金刚>>。不同的是,这次是有3D眼镜,效果很好,很多时候,景物似乎离自己很近,常有伸手想去摸一下的冲动。
 
Avatar,根据Wikipedia的说明,在印度教里是“化身”的意思,大意就是某神从天上来到人间并以肉身示人。而其肉身就被叫做"Avatar"。显然,电影的主角就是一个借助人类科技,在Pandora星球上,在土著人之间现身的"Avatar"。整个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贪婪的人类组织与Pandora的土著Na’vi之间的直接且粗暴的冲突。我喜欢它讲故事的手段,我喜欢它丰富的想象,我喜欢Pandora上奇异的环境,我喜欢Na’vi人独特的文化,我喜欢它对人类科技的想象——炫,成熟,但不喧宾夺主。唯独对其情节,却不太感兴趣。
 
西方人似乎很喜欢创造某种文化的“相”,特别是通过语言。记得当年看《指环王》时,就知道作者是语言学家。原著中提到的各种语言,据说都是作者根据西方语言经过加工后,自创出来的。当时我读的是中文译本,自然无法体会——甚至是“目睹”——原著的精彩。后来看了《星战》系列,里面也是充满了各种假想的,但又似乎可以以假乱真的星际语言。有意思的是,里面很多的对白,特别使用了不规范的英文,很有外国人说英文的感觉。常被朋友们提及的,就是Yoda的神奇语序:"Impossible to see, the future is"和那个搞笑的Jar Jar Binks: "Mesa here! Mesa gettin’ very very scared"。这次的Na’vi,一样有着独特的,精心设计的语言。语言学家Paul Frommer受导演James Cameron的邀请,设计一种可被人类学习,又可以被演员诵读的,却不与任何人类语言相似的“人类语言”——Na’vi language: "Kaltxì. Ngaru lu fpom srak?"(Hello, how are you?)
 
Na’vi人其实挺有意思,他们具有近似于人类的外表和相当成熟的心智;他们与虫类生活在一片相当原始的森林中;他们具有相当神秘而且神奇的,极具精神力量的信仰。好像《星际争霸》中的三个种族都在他们身上有所表现。也许,这些都是人们对未知世界展开想象的主要方面吧。
 
然而,文明之间的冲突,往往不会像影片中表现的那么极端。特别是影片中的人类,其处理文明关系的简单粗暴与其科技发展的水平是那么的不相称。后来回到家,和老婆看央视的《探索发现》,里面讲了云南某处仍然存在着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但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被高度“发达”的科技及商业所淹没的危险。这也许才是文明或文化消失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不为人所感知,也最令人无力回天,更应是最正常的一种方式。
 
Yesterday’s history tomorrow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called the the present.
—— Elenor Roosevelt
发表在 杂记 | 一条评论

转载:盘点2009

正月十五,央视添堵,预示今年,难以靠谱;
三月开始,甲流如虎,全球人民,六神无主。
经济危机,大象变鼠,世界各国,心里打鼓。
杭州飙车,巴东抗辱,上海钓鱼,新疆七五。
猫猫刚躲,楼倒黄浦,纸币开铐,民心难抚。
老太自焚,以身守土,楼价狂飙,回应政府。
本山住院,阳仔递补,女排不灵,男足涉赌。
律师辩黑,自遭逮捕,高管落马,如何防腐?
学森辞世,羡林作古,不堪寂寞,孟德出土。

发表在 娱乐 | 留下评论

Eventually, we will start feeling we've got almost everything we need for a better life, except one thing:

a reason.
发表在 杂感 | 3条评论

释名:61211工程(一)

最近总有朋友问61211工程是啥意思。因问的人多了,也就不想重复着回答了。61211工程就是减肥计划。其中的"2"就是"to"。至于为什么61 to 11就是减肥,且听下回分解吧。
发表在 未分类 | 一条评论

蒸蛋羹实习

一直嘴馋,想吃蛋羹却怎么也蒸不好。今天上网认真学习了一下和谐社会是怎么蒸蛋羹的,感觉很有帮助。
 
今天晚上,小试了一把。样子是想要的样子了,就是流程不稳定,也没有机会调味。不过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至少算是入门了吧。
 
发表在 未分类 | 4条评论

今天午饭(sp1)

还是例行说下天气,晴,时见阳光,多云,云向北方飘。
 
其实昨天有点郁闷,因为谈话中发现,生活其实没有所谓目标。如果说生活是条河,每个人都随波逐流,那区别就在说,之前还对所到之处有所期望,而如今已经麻痹了。开始觉得是无奈,后被告知这也许才是生活的真相。这么说,原来看的都是像。物在无穷远,成像在焦点。都有入射线,还能再成像。像向光疏动,长比短为N。
 
管不了这许多,日子还得过。只是最近对什么technology没什么兴致了。还是说说午饭吧,民以食为天。
 
昨天做了个名吃,今天换了,换了个小吃。
 
干粮都是速冻的,有包子和虾饺。问题是,稀的怎么解决。来个小吃吧——醪(lao2)糟(zao0)汤圆。
 
其实做法很简单,问题在于不想吃没有馅儿的汤圆,只可惜上次的豆沙已经过期了。嗯,看到了一盒红线装饰的巧克力。拿出一块,切成小块,裹上糯米粉,下锅煮熟。
 
可叹速冻的再诱人,也不如自己动手的来得可心。薄皮大馅没有个褶儿,巧克力似化未化实在不错。
 

英明无比的dede指出不是面,是糯米粉。其实我用的就是糯米粉,偷个懒写成了“面”。现在改过来了,所以是sp1。

发表在 杂记 | 2条评论

又是周末

随便写点什么吧,又到了周末了。
 
北京的朋友们五一也过得差不多了,不用着急,五一都来了,端午就不远了。
 
周六对于我来讲,通常是收拾房间。还好,最近没有弄得太乱,应该不会收拾太久。早上起来已经是11点多了。拉开窗帘一看,嘿,典型的西雅图的天气——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没太阳。
 
早餐和午饭一起吃了吧,英文叫brunch。昨天买了三个看上去就很水灵的玉米,先蒸了再说。今天心情不错,主食就做个名吃吧。虽说是名吃,很多人应该是听说过,没吃过——珍珠翡翠白玉汤。
 
说时迟,那时快。架锅烧水,豆腐切块,黄瓜切菱形块(白菜没有,黄瓜带皮不更像翡翠么?)。油锅烧热,煎豆腐。翻两次,让豆腐两面微黄,当看上去像带皮色的种田籽玉时,就出锅。
 
(珍珠翡翠白玉汤制作工艺复杂,此处略去千余字)
 
都出锅了,就边听刘宝瑞,马季的《找堂会》边品尝珍珠翡翠白玉汤。两人说的太乐了,几次差点把汤喷到笔记本上。
 
想起了Day同学说他买了新的Civic Ex,想是2009款的吧,真是不错。记得有时间发点照片上来吧。唉,上个月停车的时候撞到了墙上,后保险扛有条裂痕,希望Day同学多加小心为妙。其实我实在是找不到停车位了,有一个地方,需要做parallel parking。可惜手太潮,加上是个墙角,只得挂彩了。借用Joe Wong的笑话来自嘲一下吧:"I’m not good at sports, but I love parallel parking. Because unlike sports, when you are parallel parking, the worse you are, the more people that are rooting for you."
发表在 杂记 | 留下评论

昨天,つらいよう

昨天,4月21日。一天都还不错,到了下午,突然觉得工作做得自己不满意,于是很郁闷。吃了牛排回来后,觉得特别困。打了个电话,结果只是使另一个郁闷的人,更郁闷了,所以我也更郁闷。又被告知有人说我的工行卡,可能被盗用。看了一下联系电话,九成九是骗子,都他妈骗到美国来了。由于精神状态不好,61211工程暂停一天,又是不爽。
 
用一个刚学到的词来形容昨天后半天的话,那就叫fiascoes。
 
 
发表在 杂记 | 3条评论

关于人生

在很多人看来,二十来岁的人动不动就人生长人生短的,是一件挺好笑的事。但想一想,觉得也没有什么,等七老八十的再谈人生,除了谈一谈,也没有别的益处了。
 
如果让现在的我用四个字从整体上描述一下人生的话,我想我的答案会是:一死了之。别误会,这不是要寻死的想法。因为从辩证法——至少是我个人理解的辩证法——出发,谈论一个东西的大体,须从其对立面下手,否则难说深刻。正如我们总是用“生前”如何如何,来评述人们的死——而不是通过死亡本身,譬如比较谁的死因更诡异之类。
 
问烦恼是什么,烦恼是求之不得;问痛苦是什么,痛苦是比上不足。拿失恋来举例子。失恋的人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但人们常常笼统地讲说是痛苦。其实因为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而带来的感觉,是烦恼。看着或想着别人出双入对而带来的落差,才是痛苦。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拿到生与死的天秤上称一称就好了。
 
一个流行过的说法是这样的,当我们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我们应抱有如下的心态:放下一切——就如同明天早上不再睁眼一样。金钱也好,权利也好,对一个死人来讲,什么都不是——然而活人多是唯恐争抢不及。争抢本身也无可指责,但不少人只是为了争抢而争抢,却忘记了为了什么。
 
人生,如果从细节上去把握,在我这里,也仍然是四个字:此时此刻。又是一个小故事:一个很有钱的商人看见一个渔民在沙滩上晒太阳,便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渔民却反问,打鱼为啥。答日挣钱买大船,打更多的鱼。又问那又为啥。回答说做个大企业,挣更多的钱。渔民再问,那又为啥。说到时候就可以买个大房子,不用去打鱼。于是又问,不打鱼做啥。商人笑了一下说,那就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渔民反问道,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么?其实我们能把握的人生,只有此时此刻。如果你想快乐,你就应该在此时此刻快乐;如果你想幸福,你就应该在此时此刻幸福。快乐和幸福其实是不需要条件的。
 
人生中最有力量的要素是时间。此时此刻的小快乐,小幸福,随时时间的流失,会变成大快乐,大幸福,最终成就快乐而幸福的一生。而人们对金钱和权利的争抢,需要花费的便是此时此刻的快乐与幸福——而很多人却认为,金钱和权利,可以购买到未来的快乐与幸福。这里有两个错误。第一,对于人生来讲,只有此时此刻是有意义的,无所谓什么未来的快乐和幸福。第二,金钱和权利,可以瞬间换来的,只能是房子,车子。快乐和幸福,从来就没有批发的。
 
感叹求之不得和比上不足的人,都是假装看不到此时此刻的求之已得和比下有余。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两件事,那便是“妄”。妄者,亡女(ru3)也。这样的人,是不明白时间的力量的。你该得到的,时间会让你得到,没什么可担心;不该你得到的,花多长时间也都得不到,没什么可妄想。因为不可担心或不可妄想的事,让自己烦恼,让自己痛苦——甚矣,汝之不慧。
 
说了这么多,小结一下。人生像什么?人生就像对时间的定积分。人生就是在无穷多个此时此刻上积累出来的。我们能把握的,是每一个此时此刻;我们能依赖的,是神奇的时间。当人生结束时,定积分的值也就确定了——然而这只对后人有意义,因为死人是没有机会继续思考的。而这个值,偏偏只取决于你的起点和终点,每一刻的努力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所以后人也就不再在乎任何细节——可做为死人,已经没有可能再去在乎别人在乎什么了,那为什么不让活着的自己每时每刻都精彩无比呢?
发表在 杂感 | 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