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如今之三:不入主流

忽然发现,非主流渐渐成了一种时尚。

 

记得当年比较喜欢听一个叫杨帆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觉得他很能侃,而且似乎说得比较有道理,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什么更多的经济学的知识,没有能力做更具体的判断吧。然而他自称是“非主流经济学家”,开始觉得有些自嘲,但渐渐似乎觉得有些骄傲的意思。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刘心武。这个写小说的上电视讲红楼,本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却引来了主流与非主流的唇枪舌剑,还扯上了“话语权”,有要打官司的架势。有意思的是,刘心武在他的讲座里提到了一个事实,就是大家公认的“红学泰斗”周汝昌前辈,自称不是红学界的。原来周前辈也甘于不入主流。

 

娱乐界,最近的大红人郭德纲,更是以“非著名相声演员”自居,也大有不入主流的姿态。总体说来,郭德纲不是个较真儿的人,所以不会认这个死理儿。但他的走红,多少也引起了主流相声界的一些“质疑”。我目前还是认为,郭德纲相声说得不错,但还不是主流一派。

 

有人说我是愤青,但在这里,我可不是在批评什么,抱怨什么,准确一点说,应该算是一种反省。因为当你处于非主流而感到无助的同时,很可能在另一方面,又扮演着主流的角色并伤害着别人。比如一些所谓的科学家,笑话自己在家搞科研的人,管他们叫“民科”。一些城市人,管外地来打工的人叫“民工”——明明就是工人,为什么要以出身来称呼他们呢——我听出来的,是一种作为城里人的不甘。有人曾经站出来说应该叫“农民工”比较好,整个一个自欺欺人的典型,等我有孩子了,就拿他们这些混帐逻辑给我的孩子讲解这个成语。

 

借《校园自习曲》结束本文:啦啦啦啦啦……这就是俺们的真面目,俺们的现状。

此条目发表在杂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叹如今之三:不入主流》有 3 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