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再看《西游记》

  今天无意中又看到了电视里放《西游记》,是御封避马瘟一出。曾经见过网上一篇贴子,讲的是《西游记》的现实意义,比如说为什么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不住的孙悟空,给唐憎做徒弟后,怎么连某个大仙的坐骑都打不过了呢。文章戏说这是因为孙悟空明白了天上地下的各种利益关系,打不过坐骑,是给大仙们面子。初听起来好笑,不过上班快两年了,渐渐开始有些认同了。
 
  其实很多男孩子小时候都幻想过自己是孙悟空,那时很单纯,只因为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谁也管不了他。他没有父母的管教,没有老师的教导,不用写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怕打架,因为打架总是他赢。今天再看御封避马瘟一出,才发现,孙悟空出道之初的单纯,和刚毕业的学生有几份相似。孙悟空想做大官的心态,和年轻人想做大事的心态也很吻合。而听说自己不过是个看马的小官,而且小得不能再小的时候,一气之下返回了花果山。这不正是被长辈称为眼高手低,充满幻想的我们么。再看看那个所谓的“玉帝”,据《西游记》书中记载,这个没有本事的人,就只是因为经历过多少多少苦难才成了玉帝,典型的论资排辈。从这一节上看,《西游记》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然而我们并不是孙悟空,如果我们也在自己家里戳个竿,写上“齐天大圣”,怕是会把邻居笑死,更不会有十万军队亲自到家门口叫骂。我们自然也不能凭一根铁棒,打退十万之众,更不能打得那些论资排辈儿的人物躲在桌子底下叫人去请远道的和尚。可见现实就是现实,而《西游记》毕竟又是充满浪漫主义的作品。
 
  结论就是:要甘于做避马瘟,又要不止于甘当避马瘟。这就叫现实主义,而且又算是身体力行地辩证了一把。
此条目发表在杂感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今日再看《西游记》》有 3 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