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连山,有龟藏

有相声曰:《三字经》记载了八国联军追赶你爷爷的故事。你爷爷藏在了有连山,才没被发现。如果你问是哪一句,马三立老先生会告诉你是“有连山,有龟藏”。又一个拿伦理开玩笑的典范。

当时听完就是一乐,一直也没往心里去,更没有想过为什么《三字经》里有这样“骂人”的话。

今天读《中国数学史大系》,里面介绍《周易》。说《周易》在夏商周三朝叫三个不同的名字,分别是:《连山》,《归藏》,《周易》。突然眼前一亮,断定《三字经》里的那句“有连山,有龟藏”是讲《周易》。由于现代人都不在私塾上学,故家中都没有《三字经》,只好上网Live Search一把。结果发现,《三字经》原文是: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印证了我的猜想。

这件小事让我感到很有意思,也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学习是不宜有功利性的。我最不喜欢别人问我:“学这些有什么用”。知识总是相互关联的,而人是很难认清这些关系而选择学或不学得。学习的乐趣对于我来说,就是在过后的日子里,发现毫不相关的东西其实都是相互有关联的(阮次山语)。这些决非功利者所能体会的。

此条目发表在杂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有连山,有龟藏》有 2 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