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美国 – No more curry

几乎所有来美的中国人在临行前都被告知美国的饮食不合中国人的胃口。我出发之前想过无非是汉堡或pizza,忍忍就可以了。其实,还是比我想像得有意思得多。

 

Cafeteria

 

      Building 9的Cafeteria是我们去得比较多的。而这里的食品和服务,据说都是“外包”的。不管怎么样,都还是美国的食品,也许是快餐,不过好像大家还是经常排队等着炸鸡排或炸别的什么东西。我不喜欢排队,所以经常吃pizza。在国内的时候觉得pizza还是可以忍受的。可哪里知道,当一个中国人一个星期内几乎天天中午吃pizza的时候,胃还是会反抗的。我也许算是适应能力比较好的,所以只有一点点的厌食的感觉。不过说实话,这里的pizza在pizza中还算是不错的,可以和达美乐打个平手吧。我想,等我回到ATC,可能很害怕lunch talk。至少会害怕一段时间吧。

 

Provider of Meal

 

      我们的PM如是解释他的title。其实他来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他有车!所以,他在这里的一个星期,是我的味觉充分享受(或者说被蹂躏)的一个星期。有车就有快乐,这句话放在美国一点也不假;当然,有快乐就有痛苦,这句话放之四海皆准。和PM出去吃东西的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品尝。偶尔也有你点菜的时候,那是当菜单上有中文的时候。

 

Todai

 

      这个小日本人开的自助餐馆,$25一位。里面有海鲜,すし和我从来都不曾尝的刺し身。像我这种对海鲜不太感冒的人来这里真是有点奢侈。一根300个长的大螃蟹腿,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有一种手掌长的虾味道不错,这种虾很像以前能在北京买到的“龙虾”。蟹肉丝做的salad还算可以。当然,甜点比较合我的味口,但不敢流连。すし也有,但没有试,听说里面的鱼肉也是生的。很奇怪为什么小日本人长寿的人很多,难道和吃生有关系?算了,不想了,他们要是不正视历史,就是吃生屎或生吃屎也不关我什么事。

      听说上一次一行若干人等来todai吃饭,有一个很PP的服务生MM。结帐的时候,那个MM在帐单上画了一个happy face和heart。其直接结果就是,那天付帐的人给了20%的小费。

 

No more curry

 

      PM和我们的dev曾经抱怨过印度饭,说都是一个味道。我们也有幸跟随2个PM吃了一回印度的curry。印度的主食是饼,各种各样那上去似乎不同的饼,其次可能是米饭。当然,饼是不会干吃的,所以就配有各种各样的curry。我这一次算是领教了curry,有甜有辣,还有各种中国没有的香料。现在如果再让我吃一次这些curry的话,我想,我的第一反应会是呕吐,哇…..,而不是下咽。当然,当时由于是头一次吃,所以没有什么心理准备,而且这些curry似乎“后劲”很大,吃完后才觉得不爽。所以,当时吃的时候还有兴致和他们讨论为什么西方人喜欢放香料。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食物以肉食为主,不易长期保存。说到这些,便又想起了陈平的著作《文明的分岔》,于是就想到了战争规模,想到了东西方不同的战争史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远了,有点儿跑题了。但至于西方和印度是个怎样的关系,涉及到历史的东西我知之不是甚少,而是一点也没有,所以不谈,谈了也是跑题。跑题是要扣分的呀……Stop!

 

Thai food

 

      当吃完了curry后,我们的PM又提到了Thai food。我想,离中国近一点了,味道应该可口一些。但事实是,看不到什么curry了,但吃起来全是curry的味道。害得我们跟一个没有和我们一起吃印度菜的哥们又开始谈curry,香料,东西方文化……痛苦,有时只有自己知道。

 

老四川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话题。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经常听我们的dev说我们可以去哪里哪里吃。听上去有很多名堂,当时就想,自己才呆这么几天,哪儿有机会吃这么多地方呀。谁想到,在这里的一个多星期里,还真品尝了不少中餐。这里的中餐多以广东菜为众。老四川是一个少有的做北方菜的地方,很合我的味口。特别是吃过了又甜又辣又有香料(没有历史)的curry(还有个哇)之后,特别想念老四川的“张飞牛腩”(水煮牛肉)的那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辣。此后,老四川之于我,正如jeem’s之于ZK。尽在不言中。有人会说老四川比较火爆是因为比较便宜,我想说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贵溅评品味。好吃就好。

 

Barking Frog

 

      精彩,总是留给有耐心读到最后的读者。Barking Frog是我们有幸和这边的IE team一起吃饭的地方。而且是很美国的一顿。我不知道自己点了什么,反正是什么chicken什么什么,前面后面的单词我也不记得了,也记不住了。反正上来先是一盘汤,没记得有什么特别的,除了特别的咸以外。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和这边的PM,一个即将结婚的MM练口语。不能算是聊天,因为聊天的时候是不会让对方感觉到压力而去解释很多名词的含义的。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是中餐满座时等第一道菜平均时间的5倍或更多—-就在这么久之后,我的主食上来了。两块很厚的鸡块,一个比鸡块厚两倍的土豆泥。吃完之后that’s all。又等了一段时间,上了一些甜点和冰激凌。然后擦擦嘴,拍拍屁股走人。事后了解到,10个人吃了七、八百刀。加上小费,我们消费了有1000美金。还好是MS pay。换成别的公司,恐怕出了Barking Frog,就见到了Barking Boss……

 

CheeseCake Factory

 

      那天吃过Thai food,我已经是比较饱了。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那么多的curry我还会比较饱呢?那是因为那天有白米饭。在吃完那些curry之后,我又吃了不少的白米饭来缓解味觉的痛苦。但刚走出餐厅,就被告之要去吃cheesecake。早知道是这样的安排,我就吃只些白米饭好了。不过cheesecake的味道还真是挺不错的,当然,主要还是甜甜的,还有很多巧克力。不过我们还是尝了一下真正的apple pie。绝对不是麦当劳里的那种,说实话,很难吃的。只有那个在美国长大的PM很喜欢,剩下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吃cake。Coffee也很不错,而且服务生不会问你“Milk or Sugar”,而是cream。

 

喜欢而不讲究

 

      对于一些新鲜的东西,我还是喜欢尝试的。但我对于吃的东西,远没有对于排版那样的苛求。所以,如果你觉得我这里写的东西很土的话,就不用骂我了。

此条目发表在人在旅途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吃在美国 – No more curry》有 3 条评论

发表回复